Evosep One高通量蛋白组学分离系统,能大幅度简化蛋白组学前处理流程,同时具备创新型高低压管路系统设计。该仪器能极大提高样本通量和系统稳定性,并且降低交叉残留污染,从而助力大队列样本的蛋白组学分析。
近期Evosep的文献相继见报于各大期刊,分享的这两篇文献均使用Evosep One系统和各类高分辨率质谱相连后,实现了样本通量的飞跃性提升,能显著缩短研究的实验周期,提高效率。
文献速览一
磁性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和电子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,但目前国内对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较少。近日,南丹麦大学等研究者采用小鼠气管内单次滴注法的方法,来观察磁性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对呼吸系统的毒性。
研究者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(BALF)样品,通过LC-MS/MS进行蛋白质组分析。在发现阶段,对BALF进行深入的蛋白质组分析。在筛选阶段中,Evosep One与Tribrid Fusion Lumos质谱(ThermoFischer Scientific)连接,采用Evosep One系统进行短梯度(21min/sample)LC分离,对166个BALF样本进行Labelfree定量,每个BALF样本平均定量400个蛋白质。使用Evosep One系统,验证发现阶段的结果,最后实现在2.7天内完成166个样本的分析,中值CV为19%。本研究基于Evosep One构建了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的毒性筛选方法。该方法能达到较高的样本通量,且易于转移到其他纳米颗粒类型的研究中。
参考文献:Billing AnjaM,Knudsen Kristina B,Chetwynd Andrew J et al. Fast and Robust ProteomeScreening Platform Identifies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 Formation in theLung in Response to Cobalt Ferrite Nanoparticles.[J] .ACS Nano, 2020.
文献速览二
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异质性疾病,最终导致肺纤维化、肺实质破坏和呼吸衰竭。潜在因素已经被确定,包括遗传倾向、烟雾、感染(如病毒)、激动和自身免疫性。要解决ILD实体的异质性、疾病进展和预后,以及目前无法预测的急性加重疾病的发生,需要新的分子方法来进行个性化的患者监测。
德国肺病研究中心等研究者利用单细胞RNA-seq和Evosep One分析大队列肺纤维化患者的蛋白组学的方法,以确定细胞水平上的疾病特异性变化及其在体液蛋白质组中的反映。在实验中发现并验证了三个患者队列中45种细胞类型的转录变化,这些变化对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浆蛋白质组的明显变化。Evosep One与Q Exactive HF(Thermofisher Scientific)连接,采用21min/sample的梯度,DIA的定量方法,每个样本0.5 μg,总共分析141个血浆样本,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大幅度提高通量。实验最终表明在肺泡上皮细胞中一种新的肺健康标志物CRTAC1的表达变化能够在患者血浆中得到强有力的反映。
参考文献:Christoph H.Mayr, Lukas M. Simon,Gabriela Leuschneret al. Integrated single cell analysis of human lung fibrosis resolvescellular origins of predictive protein signatures in body fluids.[J]. medRxivpreprint, 2020.
综上所述:
以上两篇文献均是以100多个样本的规模为研究对象,基于Evosep的高通量优势,我们可以预测其在更大规模的大队列样本中将会发挥更显著的作用。
2022-05-05
2022-04-14
2022-04-12
传真:0571-88334513
地址: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金昌路2073号2-3号楼5楼